宿迁:细化“推进年”工作举措 激发审计高质量发展动力
近日,宿迁市委审计办、市审计局结合实际特色工作,出台宿迁市《“强研究、提质效”行动推进年实施方案》,紧扣“三研三提”重点任务,明确了3方面60条具体举措,着力推动宿迁审计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。
抓好项目质量,深挖审计工作潜力。一是深化改革创新。发挥审计抓落实的“利器”作用,在财政、金融、民生、国企国资等审计中,锚定关键领域的重大改革任务,以改革视角揭示发展中面临的体制障碍、机制梗阻,推动重大改革任务蹄疾步稳、纵深推进。紧扣市“四化”同步集成改革年度项目以及市局排定的17个改革创新项目,对照改革内容和进度要求,有序推进全市审计领域改革工作。加大对改革创新工作的总结提炼,加强审计改革成果宣传,努力打造一批叫得响、过得硬的改革品牌。二是抓实项目质量。精准培育项目,结合年度审计项目计划,排定年度重点创优项目计划,加强人力、物力等资源的倾斜,努力实现创优目标。加强创优调度,召开全市优秀审计项目创建工作现场会,开展优秀审计项目巡回演示及专题辅导,抓好优秀审计项目创优评比,发挥优秀审计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。强化考核激励,提高创优成果在年度考核中的分值比重,并将创优成果与评先评优、干部选拔任用等挂钩,激发全员创优热情。三是推进项目后评估。按照“评估既往审计项目、提升今后审计成效”的思路,对财政审计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、自然资源资产和农业农村审计、固定资产投资审计、民生审计、企业审计、信息化审计以及其他重点审计项目等8个审计领域分类开展后评估,评估项目目标、实施、影响、得失四个方面内容,形成各领域的后评估报告,推动拓宽审计思路、改进方法、提升质效。
拓展监督维度,凝聚各类监督合力。一是拓展“三类监督”贯通协同深度。谋划制定全市2024年度“三类监督”贯通协同工作要点,聚焦营商环境涉企服务、政府购买服务、医药、惠农政策落实和资金使用等重点,深化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、巡察监督在项目实施、发现问题、线索管理、整改落实、结果反馈、成果运用等方面的协作配合,提升监督质效。二是提升“三轮驱动”效度。建立与行业主管部门的协同联动机制,制定内部审计工作业务操作指引等规范制度,开展内部审计评先评优活动,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培训,加大对社会审计机构相关审计报告的核查力度,促进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和社会审计机构执业质量。三是增强与其他监督合作力度。健全审计监督与人大监督、党政督查、组织人事监督、统计监督等的贯通协同机制,不断提升监督协同性和有效性,构建多层次、全方位的“大监督”工作格局。
建好干部队伍,激发干事创业活力。一是“党建引领”激发干部干事活力。抓实基层“书记项目”,将“助力深化村‘一肩挑’人员经济责任审计”作为2024年基层党建“书记项目”,对5个县区的15个乡镇(街道)村干部特别是“一肩挑”人员开展经济责任审计,推进乡村治理和全面振兴。开展“审计赋能高质量发展·调研行”活动,组织党员干部围绕服务高质量发展、维护群众利益、推进民生保障等方面开展专题调研和微调研,推动审计高质量发展。借助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等,开设“党员讲坛”,提高党员了解政策、熟知政策、应用政策的能力。二是“立体培养”提升干部综合能力。推进“以老带新”结对帮带、指定思政和业务“双导师”,加快年轻干部成长。开展分领域大数据审计交流、大数据审计专题培训等,提升审计人员数据分析能力。选派审计干部参加巡视巡察、市纪委办案等,提升业务技能。三是“清单管理”增强干部廉洁定力。推进审计干部履职负面清单管理办法,在全市审计机关开展能力作风提优行动,定期开展“作风微课堂”,召开反面典型案例解剖式调研研讨交流会,开展审计现场纪律巡查和廉政回访,推动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审计铁军。(顾佩佩)